為了積極推進綠色生產,針對聚磺體系泥漿深井鉆井中產生的廢棄物組份復雜、色度高、COD高、毒性大、難處理以及占地大、就地填埋存在風險等問題,在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的統一部署指導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主動出擊、積極作為,在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石油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組織在四川遂寧川中油氣礦磨溪009-3-X3井實施了“西南油氣田聚磺鉆井廢棄物不落地處理示范工程”項目,這也是中國石油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組織實施的5個示范工程之一。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川慶鉆探公司、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和北京華油興業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承擔了現場施工和技術服務工作。
近日,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總工程師/安全總監趙邦六、中國石油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院長閆倫江、副總工程師鄧皓以及多個油田環保負責人一行在四川遂寧對該項目——川中油氣礦磨溪009-3-X3井進行了考察??疾旖M專家對該項目實現鉆井廢棄泥漿零排放,同時實現了聚磺泥漿體系鉆井廢棄物的資源化應用,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通過示范工程形成了針對西南油氣田深井復雜聚磺泥漿體系鉆井廢棄物不落地隨鉆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系列,為進一步推動石油天然氣開采業鉆井廢棄物不落地處理技術與裝備的產業化與推廣應用,為加快實現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綠色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技術是由中國石油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開發出來的鉆井清潔生產新技術。主要技術特點是:第一,現場隨鉆收集鉆井廢棄泥漿和巖屑,取代了傳統開挖泥漿坑的廢棄物收集方式;第二,把分離出來的廢棄泥漿(液相),采取“去除有害的、保留有用的”的技術思路,以“物理分離”為主體工藝,實現泥漿的再生處理,并就地回用于鉆井;第三,把分離出來的巖屑(固相)等廢棄物,添加針對性開發出來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劑,就地生產出資源化產品并實現了無害化;其資源化產品不僅達到了相應環保技術指標要求,同時還達到了用作建筑材料的資源化產品的技術指標要求,制成的用作鋪路的基土免燒磚、免燒條石等建筑材料已經成功應用于磨溪022-X1井鉆前工程中。
中國石油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院長閆倫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聚磺泥漿體系的鉆井廢物的處理是一項挑戰,該項技術的成功應用是一項突破,做到資源化利用在國內是首例。該項技術的成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取代了鉆井的傳統排放方式;二是,實現廢棄泥漿的循環利用和排放的減量化;三是,實現的井場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利用。對于我國的油氣田每年有幾萬口井,每口井大約產生500~1000方的廢棄物,如果不科學、有效地處理,必將給當地環境帶來風險。這項技術,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和擴大應用實驗,形成技術系列,形成標準規范,以便更好地推廣應用,從具體環保施工技術上保障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理念的落實。
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總工程師/安全總監趙邦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油氣從地層里開采出來,需要很多技術手段,也必然會產生一些廢棄物,但作為一家國有大型能源公司,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生態文明建設有關精神,帶頭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應用環保技術,積極實施清潔生產,不僅是中國石油集團的主動作為,更是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要通過環保示范工程來實現環保技術突破和成功應用并及時擴大,重樹中國石油的良好形象。從環境保護法來講,企業生產必須實現無害化,這是硬指標;從經濟的角度講,廢棄物資源化變為產品后,就具有了經濟價值。因此,鉆井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循環利用、資源化利用,是實現石油、天然氣清潔生產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石油天然氣行業綠色發展的必然的選擇。